厦门网(商报记者 李玉桐)从今天起到30日是高考考生本科批次填报志愿的时间。许多考生在本报高考志愿填报平台(http://798330867.qzone.qq.com)“志愿填报问题征集”栏目留言咨询。昨日,商报记者特邀从教25年、长期致力于高考研究和高招志愿填报研究的厦门大同中学高中年段长、语文备课组组长陈路康来为考生们答疑解惑。
问:我理科考542分,本一边缘分数线,想报一所本二的心仪院校,如何把握保险系数?
陈路康:对处于本一批边缘分数的考生来说,按照往年经验,高出了本二线70多分的,可以这样锁定其安全系数:一是看考生的分数在全省的排名,尤其是投档分排名(详见本报昨日A2版表格,记者注),看自己成绩处于该批次的哪个段上。二是了解想报的本二心仪院校的一些情况(最高分、最低分、录取平均分等),如果能超过去年的录取平均分40分-50分,就可以大胆报考心仪的院校和专业了。当然,还要考虑该专业的招生数是否和去年有较大变化、有无限制条件等等;三是利用一些资讯对院校进行了解,最好能联系上想报考学校的招生办电话进行咨询,这是最有效的方式。
问:文科考550分,多出本一线3分,是否要放弃本一院校?
陈路康:处于本一批次边缘分数的考生往往内心会很矛盾,觉得可能被录取的机会不大,但又不愿意放弃重点院校的录取机会。
首先,考生要好好评估自己的实力,是考虑院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如果是院校优先,则尽量别放弃上本一的机会。如以专业优先,则可在本二批次选择心仪的专业。
个人觉得,我们是不应该轻易放弃上本一院校机会的。具体的填报志愿操作方法为:由于分数没有优势,建议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出有机会被录取的本一批院校,归纳出北方院校、南方院校、中部院校、西部院校、西南部院校等。一般来说,考虑分布在西部与西南部位置的重点院校(如兰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等等),尽管这些院校在所在省份是重点院校,但在全国本一批次中却处于中下位置。专业上,则选择一些在未来职场中比较需要的,而不是大众认为热门的招生人数多的专业。尽管不排除高分考生也可能报这些专业,但至少希望是比较大的。另外,可通过相关信息获取一些专业招生数比较多、去年又没招满的高校填报,都有可能实现自己上重点大学的愿望。
如果考生是以专业优先,一般可以找到比较心仪的专业。提醒考生要排除固定思维中的冷热专业思想,不以过去职场上专业的冷热来代替今日的冷热。比如,化学专业这个基础学科过去很多人都不看好,这几年,随着企业投资、技术更新、产业发展导向等变化,紧缺的相关专业人才,就有可能从过去的冷专业变成未来的热门。而相反IT等专业,可能供过于求。
问:我是理科考生,高考501分,刚好介于本一和本二线之间,该如何填报志愿?
陈路康:我的建议是,要对自己的成绩客观评估。一般来说,600分以上叫“高分段”,由于今年上高分段的考生不多,可以建议奔名校热专业;500分-600分之间是次高分段,可建议奔名校特色专业(学校师资力量强、有硕博教研点等专业);介于本一和本二线之间的分数段叫“一般分数段”。
对介于两个切线分之间的分数,考生可以找出近两年高校专业的投档分。尤其是去年的分数,由于今年切线相比去年普遍降了近20分,考生可将自己今年的分数加上20分,放到去年的录取线中去评估自己的位置。对理科生来说,今年的471分相当于去年的495分。
你这个分数段建议对投档分的全省排名客观分析,一般可以将490分-500分数段作为自己的评估切线分。用“点线法”来划分院校———点就是院校,线就是原始分的线,以该线来切,在原始分下的院校相对比较保险,找出去年招生平均分在该分数段的所有院校列出来,最后筛选出10所左右高校(范围和专业要打开,避免太窄),然后再切线找出一所比自己低30分-40分的心仪院校、专业,选为该批次的第一志愿,其他作参考志愿。由于今年实行了平行志愿,因此后面的参考志愿梯度无须拉得太大。由于理科501分不具竞争优势,建议考虑院校优先。
问:文科454分,刚好在本三边缘,怎么填报?
陈路康:考生可用上述方法筛选出一些可能上的本三院校,选专业时考虑:这个专业能和未来专业对接,如与大学本部的专业是相近的,可能未来想继续深造能有硕士点对接;二是,这个专业是能与职场对接的,未来走到社会能顺利发展。如英语专业,近几年一直保持热度;会计、建筑等专业由于是持证上岗,可取消院校造成的客观性壁垒;此外,考虑民办院校的本三批次还有可能上好一点的专业。
由于今年招生录取中“本专批志愿分开填报”,考生可放心地填报第三批次志愿,即使落选了,还有机会8月份再去选专科院校。如为了能进入到本科院校,应尽可能地服从专业调剂。考生还要利用好资讯,尽量与心仪高校联系上,这对填报志愿有很大帮助。另外,由于明年是新课程下的考试,高考怎么考充满了变数。因此,我个人一般不建议复读。有书读尽量去。